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2年05月14日 02:00:01
游览量: 119
简述:
《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2. 古诗二首小池 一、教
《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2. 古诗二首小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爱 尖 角”。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双线主题:
1. 人文主题;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 工具性主题:
阅读主题: 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图片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表达主题: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读书情况。
2.配乐图片,大自然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呀!以为宋代的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做了一首诗---叫《小池》 。
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古诗《小池》。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自读古诗,拼读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3.开火车轮读生字,适时正音。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指名读古诗,随时指导或者范读。
2.齐读古诗。
四、自读古诗理解背诵。
1.自读古诗前两句,用——画出诗句中的景物。
2.把你画出来的景物和同桌说一说。
3.图文对照读一读诗句。
(1)汇报:泉眼 树荫 小荷 蜻蜓。课件出示,理解:泉眼, 惜细流,爱晴柔。(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1)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
(2)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3)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4. 指名看课件读诗句。
5.指导背诵。
五、指导书写
1. 认读、观察、记忆生字。
2. 组词选词说话 。
3. 范写,书空,练习书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主题学习第138页《梅花》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古诗,学着背诵。
七、作业
1.把你今天学到的古诗背给家人听一听。
2.搜集杨万里的其他古诗背一背。
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这篇文章共3108字。
相关文章
《最新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第1篇最新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思想】 古人行文很讲究文气,或曰气脉,特别是骈偶句式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与此相适应,诵读课文时要整体整篇地读,一气呵成地读,分段分句、支离破碎地读容易破坏文气,所以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5篇》:第1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反复读课文,结合挂图。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挂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