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台丨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转运的奉节快意连通四海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2年07月05日 14:15:35
游览量: 66
简述:
郑渝高铁穿越时空,飞驰大江南北,诗仙李白笔下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了现实。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铁快速
核心提示:
郑渝高铁穿越时空,飞驰大江南北,诗仙李白笔下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了现实。伴江而居的重庆巫山、奉节、云阳、万州,至此多了快速出山路、协同发展路和旅游振兴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品牌栏目《渝州瞭望台》隆重推出大型主题策划,从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为你解读高铁时代带给这些区县的发展机遇。

奉节高铁站。通讯员王传贵摄
李白行至奉节,获朝廷大赦,心情大好写就天下第一快诗《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夙愿,如今成为了现实。
伴随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诗城奉节打开“诗情画意”,迎接八方来客。这座被诗界第一“驴友”李白捧红的江城,早已不是1300年前的模样。
本期《渝州瞭望台》——郑渝高铁特别报道,让我们走进奉节,品诗韵、闻果香、瞰山水,感知千年古城与高铁时代的紧密互动,读懂高质量发展的奉节路径。
山水奉节
朝辞白帝彩云间
1300年前的一天清晨,李白“早发白帝城”;今天,白帝城“李白登舟处”仍在,在白帝镇的山上,则新建了“三峡之巅”景区。
一首诗捧红一座城,李白可谓奉节最好的“代言人”;杜甫、刘禹锡、陆游、白居易、苏轼等数百位诗人亦纷至沓来,在这里留下上万首诗作,奉节也因此摘得“中国诗城”美誉。
想要有诗情,首先得有“画意”。
奉节山水之城的底子,引得诗人名家流连忘返、吟诗作赋留下千古名句。

三峡之巅。通讯员何川摄
时至今日,山水和人文,赋予了奉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白帝城、瞿塘峡、夔州博物馆、夔门等,都是奉节乃至三峡旅游首选的打卡点。
奉节文旅委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该县正围绕“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高铁时代来了,奉节也为全域、深度旅游做足了准备。
奉节县委书记张果指出,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保护好利用好生态、人文“两个宝贝”,深挖资源内在价值,推进价值转换,延伸价值链条,着力推动文旅、农旅、交旅、城旅、商旅、体旅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体系,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水平,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奉节白帝城。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铁快速“引流”,再让游客慢下来沉浸式体验奉节的人文山水,是奉节旅游的新打法。
以往,无论是船游还是乘飞机转车,都因时间成本太高,外省游客很难专门去体验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那份惬意。现在,随着高铁直达时间可控,游客既可在白帝城漫步李白登舟处,亦可去三峡之巅,俯瞰云雾缭绕下的白帝城、夔门风光。
枢纽奉节
千里江陵一日还
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当年的愿景,随着奉节高铁时代的到来,变为了常态。
自郑渝高铁在境内打下第一根桩,奉节就开启了高铁+高速的“双高”大交通建设。
奉节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奉节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奉节建设成为三峡腹心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定位。3年来,这里加大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以及村道的建设力度,为构建“1小时奉节通勤圈”奠定了扎实基础。

奉节高铁站站厅。通讯员王传贵摄
截至目前,奉节境内铁路、机场实现“零”突破,高速公路建设“线变网”,“一纵两支”内河航运网已形成,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十八射多联多支”地方网日渐完善,“铁、公、水、空”综合交通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