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再长征:毛泽东力主“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3年03月18日 12:28:19
游览量: 173
简述:
正在施工中的新通道转兵纪念馆 韦思侠摄 央广网湖南8月11日消息(沈英花 记者彭洪霞 娄思佳)在湖南省与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城——怀化市通道县。通道虽然地

正在施工中的新通道转兵纪念馆 韦思侠摄
央广网湖南8月11日消息(沈英花 记者彭洪霞 娄思佳)在湖南省与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城——怀化市通道县。通道虽然地处偏远、人口不多,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月10日,“不忘初心再长征”采访组来到通道,采访当地党史专家、干部群众,探寻82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通道转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如今,通道县城已搬迁至离老县城40公里开外的地方,当年的老县城成为通道县管辖的县溪镇。8月10日上午,记者在进入县溪镇不足一公里的路旁,看到高大的宣传牌上赫然写着八个红色大字:“通道转兵 中国转运”。
驱车再往前行几分钟,就来到位于罗蒙山下的恭城书院,这个书院现在已辟为通道会议纪念馆。进入书院,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别墅式样的房子,青砖的院墙,舒卷的飞檐,和院内郁郁葱葱的树木,沐浴在斑驳阳光的下,显出几分遗世独立的幽静味道。

“不忘初心再长征”采访组现场采访纪念馆馆长郑湘 韦思侠摄
恭城书院至今已有220年历史,它是湖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好的书院。就在这个书院里,82年前,也就是1934年的12月12日,一场关乎中国革命未来的临时会议在这里举行,这就是通道会议。
当时的背景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尤其是在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前的八万六千人锐减到三万余人。而此时,蒋介石已调集20万兵力,布置在湘西城步、靖县、会同一代,以“口袋”之势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党和军队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1934年12月10日,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大山——老山界,来到通道县。
据通道转兵会议纪念馆馆长郑湘介绍,“红军血战湘江后轻装前进,丢弃了很多辎重和物资,吃的基本上是个人随身带的粮食。由于敌军的反动宣传和威胁,红军在路途中征粮遇到很多困难。但群众私下给进村入户驻扎的红军队伍提供饮食的还是很多。”在通道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喜迎红军过侗乡,侗家姑娘舂米忙,送给红军做粮饷,红军吃了有力量。
然而,伤病缠身、缺衣少粮、弹药不足……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刚刚突破湘江的红军官兵,一股悲观不满的情绪在红军将士中蔓延。军史专家董保存说,当时中央红军领导人博古情绪一落千丈,曾一度拿着手枪不断朝自己比划,意欲自杀。

纪念馆内通道转兵会议现场复原 彭洪霞摄
3万红军官兵此时到底何去何从?红军在这里经历一次生死攸关的选择。身处逆境、已经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深感,红军若不改变战略方向,继续向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势必钻进敌人的天罗地网,招来全军覆灭之灾。
1934年12月12日,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争取下,中央领导人在通道临时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有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等人。
通道转兵会议纪念馆馆长郑湘指着会场摆设说:“毛泽东就坐在这个位置, 当时他并不是红军的领导核心,也只是列席会议。”记者在现场看到,毛泽东姓名牌被放置在桌角一隅。
郑湘介绍说,当年的会议主要讨论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路线问题,就是往哪走的问题。博古、李德坚持北上湘西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改向西走,进贵州,不能陷入蒋介石的圈套。张闻天、王稼祥首先表态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朱德也赞同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决定:通道转兵,西进贵州。
1934年12月12日19点30分,军委发出了“万万火急”的转兵电报。

通道转兵会议纪念馆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的恭城书院内 彭洪霞摄
通道会议后,红军自此步入了一条通天的大道。通道转兵会议纪念馆馆长郑湘说:“通道会议之后,红军逐渐转变了战略方针,也为后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序幕。所以有人说,通道通道,通道转兵之后,红军步入了一条通天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