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能够给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一丝慰藉,艾青就曾说过" 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最近,数批日本抗疫物资上的诗句就走红网络让网友们赞叹不已:
日本鹤舞市政府,捐赠给辽宁大连的防疫物资上,写着王昌龄的"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 ",表达了对一衣带水友邻的安慰与共情。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 HSK 实施委员会,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上,写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这句追溯到盛唐的佛语偈子体现了中日友谊源远流长。
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的物资上写着,"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化用《千字文》中 "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精准地表达了希望携手共克疫情,期盼疫情早日结束的愿望。
这些措辞优雅、情感丰沛的句子,让人感叹惊讶诗词之美,竟能如此恰如其分又深刻隽永地表达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诗词跨越时空的穿透力让网友们心暖,网友称这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这次热烈的讨论能让大家心有戚戚。而下面这位国民女神的气质养成之路,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1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
她是 "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 的最美女教授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 4 季的导师席上,这位来自中南大学文学院的女教授,让人眼前一亮。
她是穿越的 " 古典女神 ",淡妆、盘发,外形不算惊艳,却把一身旗袍驾驭得大气优雅、韵味十足。
舞台上的她,即使站在董卿身边也丝毫不逊色。
她是风靡大学校园的 " 杨姐姐 "。她的课一反常规,不点名、不签到,提前半小时旁听的学生就挤满了过道。
即使在偏重理工的中南大学,抢她的诗词选修课比抢春节火车票还难。
她叫杨雨," 杨柳依依 " 的杨," 和雨和烟两不胜 " 的雨。
既能深情款款,出口成章,兴之所至也能 "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从不掩饰,洒脱自在。
而正如名字透露的诗意一样,她的一生,似乎注定跟诗词分不开。
无论是在《百家讲坛》、《见字如面》,还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无论是当主讲人,还是当评委,只要有她在,一定场场爆满。
很多人甚至不辞辛苦也要赶到现场,想一睹风采。
不必说那些上班族、企业家,就连认不得几句诗词的街边小贩、上了年纪的阿妈,也准时守着电视机等她的节目。
▲ 从左至右:杨雨、王立群、董卿
你一定以为,像杨雨这样拥有 " 林下风致 " 的气质美人,一定出自书香门第吧?
实际上,她出身在长沙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谁能料到少时那个青涩讷言的小杨雨,在十几年后,不仅长成了亭亭玉立、精通诗词的大姑娘。
还出版20 多本学术专著,精通法语、英语等多门外语,被网友盛赞为 " 中国最美女教授 "?
看过她的经历才知道:读诗,真的可以改变气质。
2
读诗 30 年,从 " 毛丫头 " 变身 " 最美女教授 "
她说:真正的富养,是精神的富足
古诗词,对她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 " 在文盲遍地走的年代,唐诗宋词给了我最好的文学启蒙。"
杨雨说,小时候的她总喜欢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跟着老师读书上的唐诗宋词。
▲ 中间是小杨雨
7 岁前,古诗给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
从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里读出自然之美;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中藏着感情之美;
从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中体会进取之心;
从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里学会珍惜时间;
……
诗读的多了,气质就慢慢来了。
她写的作文也拿奖无数,还被老师和同学夸为 " 小诗人 "。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凭着对古诗词的浓烈兴趣,杨雨学得愈来愈广、愈来愈深,从诗词到历史、哲学,从博士到教授,一头扎进去就是30 多年。
除了学术专著,还出版了《问世间情是何物》《诗词中的人间冷暖》等20 多部诗词著作。
▲求学时期的杨雨
▲杨雨和她的学生们
10 年前,她第一次在电视台讲《酒色财气李清照》,把离大众很远的古代才女,还原成了接地气的日常女人。
结果一炮而红,视频不到三天就超过 40 万的点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