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明清词研究史+宋词传播方式研究》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2年09月22日 22:37:17
游览量: 173
简述: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2册,荟萃谭新红、陈水云两位学者的词史论著,结合大量古籍史料和古人轶事,以风趣幽默的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结合传播学的开拓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理论,解读宋词的传播形式
★《明清词研究史》:作者在书中援引《万历五十年》《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明清苏南望族研究》《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等大量史学著作中有关明清词学的研究
★本书隶属武汉大学出品的大型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友情提示:品相略旧,部分书页侧边有黄斑,介意的读者慎拍

编辑推荐
《宋词传播方式研究》
1948年,传播学的开拓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的开篇里,提出了传播研究中*有名的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一模式虽然有诸种不足,但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人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本书即采用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分五个章节研究词在宋代的传播方式及其传播效果。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研究基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一点说明,宋词口头传播,歌妓表演,歌妓众多,演唱繁忙,曲调选择及演唱方式,歌妓唱词对宋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诵读等等。
作者简介
谭新红,1970年12月生,湖北省建始县人。1988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199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回湖北省建始一中任教4年。1996年9月再入湖北大学,师从王兆鹏教授研习唐宋文学。1999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师从吴熊和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O2年毕业后至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赴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支教1年。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1年。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词学。曾先后在《光明日报》《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江汉论坛》《浙江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福州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清词话考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明清词研究史》
本书试图对明清以来的六百年间有关明清词的主要研究超过进行系统整理。一方面要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原始的明清词研究文献,另一方面也想摸索出一条清晰的明清次研究发展理路。本书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主要是以有关作家生平、作家创作、流派活动的明清词研究成果作为考察对象,以词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而把20世纪百年时间里关于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暂时地悬置起。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论述严谨,结构清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陈水云,1964年8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83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 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王达津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毕业后至武汉大学中文系编辑学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起转至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词学、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年来致力于近现代诗学和词学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清代诗学》(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清代词学发展史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等,编撰或参与编撰有有《感应美学》《清诗话考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等。在《词学》《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学报》《中山人文学报》《汉学研究通讯》等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