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王慧骐:诗人,永远有孩子般的热情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2年11月17日 16:02:58
游览量: 74
简述: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新闻网于2004年5月开通。

王慧骐
这几天复读刘再复先生的《童心百说》。在这部书写生命本真的论著里,他多次提到了诗人与孩子的关系。读到这些章节的时候,不知为何,我突然就想到了你——志清。当然你早已不是孩子,你是学者,南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得更具体一点,你是古代文学卓有建树的研究者,再细分下去,你是我国关于唐诗和王维研究的顶尖级人物,还是当代辞赋研究创纪录的第一人。但所有这一切头衔,或研究的方向,并不影响你仍然是一个诗人。
而我心目中的诗人,还不仅仅是写出了为人称道的优秀诗作的人,他更有一种孩童般的纯粹和率真。不会钻营投机,更无奴颜媚骨,世俗中的丑风陋习到他这儿一概化为乌有,照自己单纯的信念活着,坦荡正直,光明磊落;且有一副阿弥陀佛的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哪怕自己只有一桶水了,也乐于浇灌在他人的苗圃之上。而长我一岁的志清,在我心中你就是这样的人。
首先来看你的诗,你的散文诗。你早些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有《生命场景》《心如古铜》等。诗人叶延滨读你的散文诗,称“如读山水丹青,其作品多清丽亮色,又有激越情怀,自成一格”;老诗人丁芒在《文艺报》撰文,盛赞你创造了“新古典散文诗”;评论家秦兆基先生对你一系列发掘文化景观历史内蕴的作品欣赏备至,称其为不可多得的“文化散文诗”;而对散文诗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出版家王幅明,则在他的论文中列出了一长串他所喜爱的你的作品的篇名。你的散文诗的光芒可能是被你自己散文诗论著所产生的影响所遮盖了。以至于在这个领域里,你被界定为评论家,而忽略了你还是一名很有才华且极具杀伤力的诗人。我这里选一首你发表在《诗刊》上的作品《叶红香山》中的诗句,是想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一下你散文诗所建立的标高。“莫非是后羿洞穿了的太阳们都陨落在香山了,一片壮烈的辉煌?/哦,血性之香山。……//叶红香山,不知红过多少遍了。我匆匆赶来,摇着生命的灵旗,融入如火如荼的旌旆里。/我注定了选择峥嵘之危岩,骠悍着站成一株拒绝凋零、挑战暴力的犟树,宁可倒在后羿的攒射中。/叶红于香山啊,动魄惊魂的血红。”吟读这样的诗行,我脑海里迅速划过的是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闻一多的《死水》、刘再复的《大地的胸脯全是我的田野》……不一定是很具体的句子,而是那样的作品里所澎湃所包孕的那么一种荡气回肠,那么一种金石之声。写文化景观历史人物,你显得尤为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你常年遨游于中国古文化的海洋,通晓经史子集,精研唐诗宋词,你笔下的散文诗或放歌于泰山,或沉吟于长城,或为屈原歌哭,或与王维论禅。沉着厚实的文史底蕴溶入奔放无羁的诗化形态,构成了你在散文诗之林中独领风骚的精神气象。
不只以你的力作证明你是诗人,我更看重的或许是你身上比诗还金贵的某种特质,我说你有孩子般的热情,指的就是这方面的特质。你因为爱诗,所有与诗有关的一切都能激发你的专注并为之投放精力与情感。比如家乡的散文诗同道,你在报纸上一个个为他们鼓劲呐喊;军旅诗人王宗仁几十年昆仑山的行迹感动了你,你竟不辞劳苦地为他写出一本专著;袁瑞良的辞赋一度引起广泛关注,你又受邀为他呕心沥血写出了三十万字的论著……为散文诗界所敬仰的耿林莽先生,据我所知,你也就在若干年前于青岛与他有过一晤,而你凭着艺术家的良知、执着和敏锐,极为有心地追踪并研究了他二十多年。你对耿林莽散文诗艺术的纵论,不仅为他本人所认可,更赢得学界普遍赞赏。以至出现了一个研究耿林莽而须先读王志清的有趣现象。
作家圈子里,你的乐于助人,早已传为佳话。为朋友们的书写序作评,你往往有求必应;才思敏捷、出手之快也是有口皆碑的,而这些你都是为友情所累,与钱财无半点瓜葛。我与兄相识三十余载,对此感触颇深。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每有新著出版,只要给你寄去,你一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书评,予我以切实的帮助。你偶或来宁,去我彼时租住的陋屋小坐,也就是敬你清茶一杯。我们之间是十足的君子之交。
刘再复先生在《童心百说》里说:“回归童心,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凯旋。”像孩子一样的真实和坦诚,并对生活和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保持一种孩童般的兴趣与激情,我以为诗人当有这样的境界和特质。而志清兄你做到了,我因结识你而骄傲。
作者简介:
生于扬州,现居南京。出版有个人专著多部。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