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下)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3年01月08日 20:01:12
游览量: 57

卓越的追求

宋词之所以能继唐诗之后自成又一座文学高峰,离不开无数词人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其中,女词人李清照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尤为难得。作为女词人,不仅要突破词的创作窠臼,还要突破当时人们不认可女性创作的陈旧观念。

▲章丘百脉泉公园李清照故居。(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在宋代,女性创作是件“丢人现眼”的事。与李清照同时的朱淑真有《自责》诗说:“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语气里充满自嘲、自责、自负,更多的是无奈。生性争强好胜的李清照却顶着社会舆论的沉重压力,以无畏勇气突破传统的束缚,要在男性天地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她专心又精心地写词赋诗, 诚如《打马图序》所说:“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的词创作,力求奇思妙想,定要写出能让人惊叹的奇句、让人敬佩的佳作。她的《渔家傲》咏梅花词说“此花不与群花比”,《鹧鸪天》咏桂花说“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实这都是她人生理想的写照。

▲李清照故居漱玉堂前的梨花。(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有大丈夫气概。她要生时伟大,死亦光荣!作为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无法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闺门之外的事干不了,闺门之内的文学艺术还不能自由创造!既然无法在事功方面做“人杰”,那就在创作上做“词杰”!果然,她的词作开拓出全新的艺术世界。比如她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写相思,但跟别的男性词人写相思不一样,是写妻子对夫君的思念。离别之人,一般都是长夜难熬,可李清照跟丈夫分别之后“愁永昼”,觉得白天太长,时间难熬!词的上片开头二句,像是两个镜头:一个写户外的云气,一个呈现室内的香味。镜头从户外移到室内,暗示女主人公、也就是李清照独自坐在书桌前发呆,看着旁边香炉里的香慢慢地燃烧,时间慢慢地消磨流逝。
“佳节又重阳”的“又”字,看起来很普通,但包含几层意蕴。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字可理解为从元宵之后到清明节、到端午节、再到中秋节,现在“又”到重阳节,每遇一节她都在思念;还可以理解为去年的重阳没见面,到今年重阳“又”没相聚。“又”字,可以是时间的延续,也可以表示时间的重复。“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睹物思人,李清照独自一人睡在床上,越睡越“凉”。这个“凉”,不仅是身体的寒冷,更是心理的凄凉,乃至更复杂的况味。
下片把场景回转到白昼。黄昏后东篱把酒赏菊,到晚上衣袖里依旧留存着菊花的清香。对花自饮,顾影自怜。有感伤,但不失潇洒。“人比黄花瘦”,是人中有花,花中有人,人花相衬,人花争艳。这既写出了自己身形体态的变化,又巧妙地刻画出深入骨髓的相思和夫妻间的绵绵情意,在相思词中别开生面。
李清照追求一流的艺术、一流的境界,从文学和精神两个方面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及后世,获得广泛的认可。跟李清照同时的文学家王灼,在其词话著作《碧鸡漫志》中评价道:“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明代大才子杨慎也高度认可李清照,评价她非常杰出,不仅在女词人中称雄,跟秦观、黄庭坚等男性词人也有得一比。清初大词人王士祯,则将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推举为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两大宗主。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卓越追求,推动了宋词的艺术进步,也成就了她的美名:生前作人杰,身后为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