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故里再“问道” 石心诗歌集《问道》出版发行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2年02月28日 12:56:13
游览量: 83
简述:
《问道》是诗人石心出版的第四部诗集,在《问道》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众多诗友的帮助,尤其是:诗人李少君先
诗集节选
《问道》
石心
什么都不求也不要
一碗墨汁
随着笔迹自由地飘
任由东西也欢喜
聚焦在面前的真理
浑然不觉
奋笔疾书的宣言
驱走世人的荒凉
多少个傍晚把灯点燃
火苗拔亮
秧苗地里爬上来的灰暗
胆寒于望道的目光
黎明即将刺破黑幕
霞光万丈
百年暗淡的岁月
为何接连跨越
影子留给宇宙空间
大道至简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顿觉天外有天
-----------------
作者简介
石心,本名:龚永松,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先后就读武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义乌工商学院客座教授,求是文学社副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江南诗》《扬子江诗刊》《延河》《浙江诗人》《当代诗人》《新民晚报》《金华日报》《义乌商报》《西海都市报》《枣林》等上百篇,截止2022年2月合计发表293040字。入选多种年度诗歌选本,个人牵头推动,成功举办六届义乌容艺文化诗歌节,出版诗集《遇见》《约定》《独行》《问道》,现居浙江义乌。
-------------
|延伸阅读|
《问道,石心诗集序》
杨四平
诗集《问道》是石心写诗八年来的一部诗歌选本。换言之,它是对石心八年新诗写作的一次集中检阅。
从石心的诗篇《个人简历》里可以看出,石心原本是一位出生于浙中农村的农民的儿子,通过一路艰辛打拼,终于扎根于有“世界小商品之都”美誉的义乌,成就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纵使他自谦“始终没有发光”。发光发热,肯定是有的了,只不过是大小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受与外界认同的问题罢了。同时,在这首诗里,石心还着重写到了自己诗人的身份及其感怀。虽然日常生活和工作繁杂,但是每当回到家中,在夜深人静时,他都要“书写梦中的故事”,毕竟诗歌写作总能够“轻轻覆盖我的小小伤悲”。一言以蔽之,石心是位从乡下农村落户国际化城市,始终跳动着“一颗不屈的心”的城镇新型建设者、企业家和诗人。这种多重身份,使得石心的诗歌写作具有某些“先天”的特质。
通览石心这部诗集之后,我觉得:内心抒情、问道言志、梦幻诗意、艺境营构、心灵抚慰是其关键词,是进入石心诗歌的五种门径。
石心诗歌写作的灵感来自于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和记忆深处种种不灭的存在。那些乡村生活的过往时空,那些城乡之间的不停辗转,那些在商海大潮里的起起落落,那些夜不成寐的诗潮涌动……都可能激发敏感的诗人石心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有的还能转化成石心的诗篇。石心的诗歌抒情不是浅表性的,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回音,正如他在《一滴一滴醒来》里所写“平静的水面无一丝波澜”,“灵魂正一滴一滴醒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石心的诗歌抒情不是那种狂飙突进式的“热抒情”,而是饱含深情的“冷抒情”。当然,它们又与现代主义诗歌和某些后现代主义诗歌冷冰冰的“零度抒情”不同,石心的诗歌抒情是有温度的,接地气的,通灵魂的“真抒情”。真实的情感不会是“零度”的,而是有冷有热的。
古人既讲“诗缘情”又推“诗言志”。“志”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但“道”是其中重要的角色。换言之,石心诗歌以抒情为底色,问道言志是其亮色。来自心灵的东西无不与感情和哲思有关。诗不等于哲学,但诗与哲思有关。中外诗史上均有所谓的哲理诗。中国的山水诗,西方的玄学诗,都与哲理有关。石心创作了《问道》和《问天》两首诗,且以《问道》作为这部诗集的名字,足见其对“以诗问道”“以诗问天”之重视。由此可见,诗人石心具有可贵的宇宙思维意识和宇宙信仰精神。这种问天式和问道式的宇宙思维意识和宇宙信仰精神,使得石心的诗歌写作有可能拥有某种“天外有天”的哲学深度。而他的某些诗篇的确令人沉思。我觉得,石心以后的诗歌写作在这方面不妨再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