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作者: 唐诗宋词网
更新时间: 2019年10月23日 19:24:06
游览量: 133
简述: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Tune: Song of the Clear River - An Autumn Night bái yàn luàn fēi qiū sì xuě 白 雁 乱 飞 秋 似 雪 ,White wild geese fly pell-mell like autumn snow; qīng lù shēng liáng yè 清 露 生 凉 夜 。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Tune: Song of the Clear River - An Autumn Night>

bái yàn luàn fēi qiū sì xuě
白 雁 乱 飞 秋 似 雪,White wild geese fly pell-mell like autumn snow;
qīng lù shēng liáng yè
清 露 生 凉 夜。
In the cool night clear dew-drops grow.
sǎo què shí biān yún
扫 却 石 边 云,Drunk, I tread on the pine tree's root steeped in moonlight
zuì tà sōng gēn yuè
醉 踏 松 根 月,And wipe the stone clean of cloud white.
xīng dòu mǎn tiān rén shuì yě
星 斗 满 天 人 睡 也。
Under the starry sky sleepy I lie.
注释
⑴清江引:双调曲牌名。
⑵白雁:白色的雁。
雁多为黑色,白色的雁较为稀少。
元代谢宗可有《咏白雁》诗。
⑶却:除、去。
⑷松根:松树根。
翻译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凉。
扫去石边的云雾,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浓,在满天星斗之下睡入梦乡。
赏析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
宋彭乘《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来。
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入夜了如何会“白雁乱飞”,曲作者没有讲,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关系。
这里说“似雪”,是因为秋天满布着白霜;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足见白雁也会同乌鸦那样受到“霜满天”的惊扰。
次句续写凉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笔调,视点却从天空转移到地面。
这样就为人物的出现腾出了环境。
作者的出场是飘然而至的。
“扫却石边云”,古人以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为山石的别名,这里无疑是指夜间岩壁旁近的雾气。
作者袍角“扫却”了它们,那就几乎是擦着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绊,这其间已经透出了作者的酒意。
下句“醉踏松根月”,则明明白白承认了自己的醉态。
“松根月”是指地面靠近松树树根的月光,明月透过松树的荫盖,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驳驳,作者专寻这样的“月”来“踏”,这就显出了他脚步的趔趄。
这样的大醉急行,是很难坚持到底的。
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还能瞥望“星斗满天”,随后便将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将人物的旷放超豪,表现得入木三分。
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个关于天象的名词,或实指,或虚影,颇见巧妙。
五句中无不在层层状写露天的夜景,却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动超脱待之,显示了旷达的高怀。
以起首的“白雁乱飞”与结末的“人睡也”作一对照,更能见出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为题目,而写的是醉后的露宿,这就明显带有“以天地为屋宇,万物于我何与哉”的旷达意味,由此亦可见作者以此为豪、以此为快的情趣。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面目都是一样的,而到了诗人笔下,它却千变万化。
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
曲子的整个色调是洁白晶莹的。
白雁飞过,虽是秋天但让人感觉在下雪。
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突出了对意象的细节描写,来体现自由自在的田园乐趣。
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保持高雅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