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年,故宫“铁三角”在大明相聚
作者: 采集侠
更新时间: 2023年03月18日 02:07:20
游览量: 167
简述:
“永乐十八年,建北京。凡宫殿、门阙制度,悉如南京,壮丽过之。”红墙黄瓦,树影斑驳,庄严肃穆的铜锣猛地敲响,所有人被拉回到603年前。北京故宫新修落成,大学士杨荣洋洋
“永乐十八年,建北京。凡宫殿、门阙制度,悉如南京,壮丽过之。”红墙黄瓦,树影斑驳,庄严肃穆的铜锣猛地敲响,所有人被拉回到603年前。北京故宫新修落成,大学士杨荣洋洋洒洒写下《皇都大一统赋》,大赞繁盛皇都,万国来朝,百姓安居乐业。“昭昭大明”就此展开。
二十年前,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因《铁齿铜牙纪晓岚》而被称为“铁三角”,而今这组“清代组合”在明代相会。尽管大家印象中的王刚就是和珅,但实际上,王刚与大明缘分更深。从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到末代太监王承恩,他不止五次“在明代”出演,“刘瑾、严嵩,我都演过。魏忠贤,我还演过两次。”
“王刚老师这辈子跟两种角色结缘,一个是太监,一个坏官。”张国立打趣道。然而今天在围读会,王刚要演读被恶人刘瑾欺负的大好人、大圣人,王阳明。

大明很雅,也很俗。
美国女孩于中美读《牡丹亭》能感同身受,“原来中国古代,有个叫杜丽娘的女孩与我一样怀春。”
中阮大师冯满天一改昆曲咿呀唱腔,以极度洒脱、苍凉的声音演读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五粮液《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将于3月14日开启“昭昭大明”专场。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冯满天等演读嘉宾,将携手文化嘉宾于丹、史航,一起围读斯文经典,致敬和美盛世。
杨洪基版三国开篇词唱错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提琴低吟,张国立缓缓诵道。“一般人都是特别高亢地来读这首词,但我觉得这就是一声叹息,绝不是慷慨激昂。”
张国立曾在《国家宝藏》中“见过”杨慎。“这人真挺轴。当时因为大礼议事件,廷杖了二百多号人。可杨慎挨完打还说,又硬生生被打了一回,就是不服。最后被嘉靖皇帝终生流放到云南。就像清宫戏里‘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种感觉。”

杨慎所写并非三国,而是秦汉。因为毛宗岗的挪用,《临江仙》成为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于丹说,“杨慎写出了大沧桑之后的大幻灭,但大幻灭中有大从容。”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张国立长吁一口气,面带微笑,云淡风轻,“我就想象他在流放期间,偷偷跑回四川老家,朋友们见到他说‘你看你都挨打挨成这样了,还在那说,傻不傻啊!’但我觉得他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事,能接受一切了。老了老了,都放下了。”
说起《三国演义》,史航想起童年趣事。“那时候可能唐诗宋词都不会背,‘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背得滚瓜烂熟。像‘待吾取尔首级’这种很拗口的话,我们男孩之间就爱互相说。”王刚、张国立年轻时就爱听袁阔成说全本三国,“天天的,有时间就扒着收音机听。听完话匣子又追电视。”

说书并非老年艺术。90后演员于文铨从初中开始学习,现场演绎《莽撞人》三声喝断当阳桥。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确实在《三国演义》里。”史航总结道,“所以有人说《三国演义》是说咱有的是人,这个‘有的是人’,有的就是中国人各种野心和幻灭。”
杜丽娘和柳梦梅就是明代《甜蜜蜜》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登场亮相的却是一位金发外国女孩。她一身明制汉服,低眉抚袖,回首探身,字正腔圆,毫无违和感。
于中美是沉浸在中国古诗词中长大的,现在也以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为志业。小时候在美国家中,父母总是督促她学习中国古典舞、古诗词,甚至作曲,给她录了一张古诗词歌曲专辑,《鹅鹅鹅》《静夜思》都被唱起过。“我父母常说,给你取了这个名字,要是再学不好中文就太尴尬了。”

演读杜丽娘游园惊梦选段时,于中美代入了自己上学时找不到男朋友的怀春心情。